考取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研究科研究生的留学生张忆
2013-03-13

研究莫言文学的“中国元素”

人物简介:张忆,出身北京。2011年7月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。10月留学日本,就读于横滨国际教育学院。2012年9月进入名校志向塾学习大学院研究生辅导课程。12月顺利通过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研究科研究生资格审查。

 

大地震后毅然来日留学

  2011年3月张忆与父母在日本旅游,过几天便赶上日本大地震。4月初回到北京后张忆做出一个旁人看起来十分大胆的决定-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。受地震影响,很多学生“临阵退缩”,而什么力量牵引着张忆“迎难而上”呢?

  张忆回忆着说:“很多亲戚在日本生活,所以我也经常来日本旅游。2011年3月刚来不久就地震了。第一次感受那种地动山摇,说实话挺恐怖的。但地震后,走上街头,发现日本依然秩序井然,并没有因为自然灾难而受影响。不仅如此,街上涌现出无数志愿者,便利店给路人免费提供饮用水。那时天气很冷,但日本人团结互助的精神让人感觉特别温暖。”于是4月初,张忆就开始着手准备留学日本,家人也表示非常支持。张忆从小就阅读张爱玲、严歌苓等女性文学,她暗下决心,大学院也要选择文学专业。

  张忆2011年7月大学毕业,10月便来到日本,就读于横滨国际教育学院。“在语言学校主要是学日语,然而在大学院升学辅导上没有专业课程。我只能自己在网上找资料,但是处处碰壁,自信心深受打击。”原来,张忆起初并没有想到报考东京大学,而是看准了一桥大学的一个研究科,她感觉各方面都非常适合自己,于是开始着手准备。然而,她发现一桥大学对日语要求高,而只有二级水平的张忆不得不另辟蹊径。

 

与塾“联手” 攻克难关

  就在如此茫然无措时,张忆联系到知名留学中介机构北京金吉列的李老师。李老师向她推荐了名校志向塾,告诉她塾里有大学院升学辅导课程,资深老师专业指导,在塾里学习过的留学生,升学率非常高。

  “当时史昊老师和王红老师接待了我,得知我的情况后,向我详细解说了如何报考大学院。在此之前我一直是自己摸索,没有任何成效。按照王红老师向我介绍的方法,我在网上收集了许多关于文学方面的资料,就这样找到东京大学一位教授。刚开始比较胆怯,担心自己考不上,但王老师一直给我鼓励。从给教授发第一封邮件到研究计划书,在每一个步骤都给我非常大的帮助。因为我的日语不太好,王老师一个语法一个语法为我纠正。这次能合格东大研究生,多亏了王老师。”

  2012年10月,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东大教授给了她出了一道“考题”:原来那位教授是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大家,11月在一本文艺志刊登了一篇关于莫言文学的文章,教授让张忆写一篇读后感交给他。收到邮件后张忆很快联系到塾,王红老师让她静下心来先把感想写出来,然后再一起讨论。在自己的努力和王老师的指导下,张忆顺利地交上了“答卷”,教授也表示对她的读后感非常满意,并向她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视点。能否合格通过东大研究生审查,主要以研究计划书为评定标准,无疑,张忆交上了一份颇具闪光点的“答卷”,成功通过研究生资格审查。

 

让更多外国人通过莫言文学了解中国

  “想对后辈们说的话,非常简单,就是‘坚持’,这是我从亲身经历中总结出来的。在最迷茫最灰暗的那段时间,差一点就放弃考大学院的想法。刚好我遇到了名校志向塾,塾的老师为我出谋划策,鼓励我,给我信心和力量,所以我坚持下来了。今后的路虽然很远,但经历这些后,我知道只要坚持下去,便一定会有收获。我也会踏踏实实地坚持走好今后的每一步。”

  虽已合格东大研究生,张忆深知,明年1月份的大学院入学考试才是摆在面前的一座大山。“来到日本后,学习上的事情一直有王老师可以商量,心里特别踏实。从起初的底气不足,到现在的信心十足,非常感谢塾给我的帮助和鼓励。”

  张忆的研究课题是“莫言文学在世界的影响”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,莫言文学研究成为炙手可热的大热门。张忆大二参加北京大学生科技活动比赛时,就已经把莫言列入她的研究范畴之内。说到为什么今天仍选择莫言作为研究课题,她说:“近来中日关系紧张,而增进文学和文化方面的交流,也许可以让这一问题缓和。现在莫言名扬四海,我想对他的文学进行进一步解读,意义深远。众所周知,他的文学特征是魔幻现实主义,而我想从莫言文学中找出更多的中国元素,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,了解中国文化。”